车天下 > 汽车资讯 > 行业信息 > 产业新格局 外商投资方式悄然变化
新闻排行榜

产业新格局 外商投资方式悄然变化

www.chetxia.com 2008-05-21 15:30:00 来源:车天下汽车网 类型:原创   字体: |

[导读] 前不久,日本精工集团与浙江万达集团合资兴建了一家新工厂,专门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国本土汽车厂商批量生产低成本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

  前不久,日本精工集团与浙江万达集团合资兴建了一家新工厂,专门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国本土汽车厂商批量生产低成本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


  以往,日本的大型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在中国只是以服务于日系车商为主,很少有专门向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提供产品的工厂。而此次精工集团与万达集团合作,说明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越来越重视在中国的业务。与国内企业合资,生产低成本的汽车零部件,专门供应给中国汽车厂商,外商投资方式的新变化充分说明其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已更加深入。


  整车企业加强在华采购力度


  在不久前闭幕的北京车展上,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合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这实际上是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充分体现。文德恩等多位跨国公司CE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生产本土化、研发本土化、零部件采购本土化到人才本土化,跨国公司在中国现阶段的本土化战略,涵盖了产品设计研发、人才、生产、零部件采购、市场推广、政府关系等众多内容。


  除了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车型,很多跨国公司也纷纷表示,要提高在中国产品的本土化率,加强在华采购力度。如丰田与本田的中期计划一方面推进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电气零部件、钢板国产化率,另一方面借各车型换代之机,计划将全部车型的中国本土化率提高到90%以上。今年3月10日,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宣布2010年在华采购额将达到6亿欧(报价 参数 图片 论坛),折合人民币65亿元。


  大众启动了“供应商质量提升计划”,极力提升本土供应商的质量,并计划将现有的700家供应商精简为450~500家,同时发展其中的60~70家进入大众的全球采购体系。目前,大众已经与一些中国本土的零部件供应商签订了10亿美元的全球采购合同。除此之外,福特、宝马、丰田等跨国公司也表示,2008年将加大在中国采购汽车零部件的量。


  加快实施中国本土化战略


  波士顿战略咨询公司(BCG)在 《赢得中印等新兴市场本土化竞赛的策略分析》的报告中谈到,在华跨国OEM企业目前刚刚步入“深入本土化阶段”,而部分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开始迈入逐渐独立于总部的全球化竞争阶段。


  据了解,外资企业本土研发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整个市场的发展。以汽车电子行业为例,2007年,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本土研发增长速度为31.8%,比整个汽车电子市场增幅高出4.3%。到2012年,这个差距将扩大为6.5%。


  北京车展上,爱信集团集中展示了在中国本土制造的产品,布展充满了浓郁的中国特色。爱信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加强在中国的生产外,爱信集团还将在中国设立专门的商贸公司。舍弗勒集团去年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并将其作为亚太区总部。德尔福早就将亚太总部迁移到中国,并一直以强调本土化管理著称。麦格纳的相关负责人说,如今所有豪华车品牌都进入了中国,改变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机会就在中国,就是利用中国的渠道进行全球采购,通过在中国采购、本土化生产,最大限度降低产品成本。


  本土零部件企业面临挑战


  据统计,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已经占到60%以上的份额。在轿车零部件行业所占份额更大,有专家估计在80%以上。资料显示,在高新和核心技术方面,如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关键领域,外资控制的市场份额高达90%。博世、电装、德尔福、现代摩比斯等跨国企业在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面对跨国公司在华实施的本土化战略,有专家认为,一些质量、工艺以及研发能力较强的国内龙头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借助大众、通用等企业的本土化战略,渗透到他们在华的配套体系中,争取一切机会成为其全球战略配套企业。为了做大做强,应重组整合一些小企业,这样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担忧,目前以德尔福、博世、博格华纳等为代表的一批巨头在华投资项目,大多采取独资或控股的形式。随着跨国巨头的独资和控股化加重,外资在通过独资控股获得更多产业链利润的同时,也对本土零部件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外资加强本土化,成本也会随之降低,那么本土零部件企业的价格优势无疑会消失。在外资的挤压下,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责编:newsmgr007)

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你好,车天下网友 请您发表对此文的评论!用户名 密码 注册账号 | 找回密码?
匿名评论